【鈍感力】一種能讓你獲得幸福的能力

鈍感力是由渡邊淳一發明的名詞,可以解釋成「遲鈍的力量」

擁有鈍感力的人不會讓生活中的挫折傷害自己,也不會因為聽了別人的誇獎稱讚,就整個人飄飄然的得意忘形。

你可以說他們遲鈍,但他們卻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幸福,讓我來說一個在鈍感力這本書裡的真實故事給你聽吧!

有一位在日本文壇的新人作家,雖然大家可以從他的作品裡感受到他頗有才華,但他的自尊心也非常的高

一般來說,新人作家送稿給編輯後,被要求修改、檢討、退件之類的狀況非常正常,通常被退件後都會回去喝個酒,跟朋友抱怨一下,之後再繼續寫新的稿送件,爭取出道的機會。

但這位新人作家卻在一次被退稿後極度消沉,朋友打電話去關心他也只得到嗯、哦這種有氣無力的回應,就連編輯關心他也是愛理不理的。

這樣的惡性循環,讓周遭的人都開始疏遠他,他也逐漸失去了發表作品的機會,幾年後他就在文壇裡完全消失了。

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,如果上面故事的主角換成【阿甘正傳】裡面的阿甘會怎麼樣?

大家都知道,阿甘很單純坦率,就算遇到挫折也會勇往直前。

這樣的阿甘如果被退稿,我想他也只會傻傻地問編輯哪邊需要改,改完後再給編輯看,如此周而復始的直到編輯滿意為止,這就是鈍感力的力量。

如果你想知道該如何學會鈍感力,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幸福,就請繼續看下去吧!

ability-to-be-happy
【鈍感力】一種能讓你獲得幸福的能力

如果喜歡我寫的內容,可以點這邊免費訂閱【 大熊的任性電子報 】,我會在信裡跟你分享更多有價值的乾貨內容喔!


鈍感力的五個特徵

鈍感力的五個特徵
鈍感力的五個特徵

那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鈍感力呢?渡邊淳一在【鈍感力】這本書裡講到了鈍感力的五個特徵,分別是:

  1. 迅速忘掉不開心的事
  2. 認定目標,即使失敗也仍繼續挑戰
  3. 坦然面對流言蜚語
  4. 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忌妒與諷刺
  5. 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,不得意忘形

接下來我將會用我的觀點來詮釋這五項特徵,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,也可以點下面的【試閱本書】到博客來去試閱喔!

鈍感力
渡邊淳一:鈍感力

#1 迅速忘掉不開心的事

鈍感力特徵一:迅速忘記不開心的事
迅速忘掉不開心的事

比起稱讚與鼓勵,大多數人會把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記的更久更牢,甚至有人能記一輩子。

打個比方,假如今天你工作上表現得很好,被主管及同事稱讚了,你可能只會開心一整天,隔天就可能不放在心上了。

但如果今天你工作上做錯了某件事,而被罵的狗血淋頭,你不僅會難過一整天,隔天起床還會有不想上班的情緒。

因為前一天被罵的畫面還歷歷在目,讓你很不開心,甚至在往後的工作中都會戰戰兢兢,深怕又犯錯被主管或同事責備。

之所以人類會把不開心、被傷害的事情記這麼久,是因為人在遠古時期生存時會遇到很多危險,所以必須要迴避一切危險的事情來保護自己。

這個本能被深深刻在人的基因裡流傳了下來,所以人才會這麼害怕犯錯,這是我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的論點。

但現在已經不是遠古時代,即使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犯了錯也不會致命,所以即使發生了那些讓我們不開心的事,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,而且既使再生氣或不高興,事情也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不是嗎?

既然如此,我們可以這樣訓練自己,當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,當下或許會生氣,但你可以深呼吸個幾下,強迫自己露出微笑,然後將注意力拉回自己原本在做的重要事情上,忘掉那件不開心的事。

我知道一開始要做到很困難,不過鈍感力是一項技能,既然是技能就能靠慢慢練習而學會。

只要你在每次不開心時記得深呼吸、微笑、回到你原本在做的事情,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,讓自己能迅速忘掉那些不開心的事。

如果你是父母,請你務必要學會這個能力,我在【你覺得親子教育很痛苦嗎?】這篇文章有聊到,如果父母情緒容易失控,會讓孩子活在不知道父母何時要爆發的恐懼中,大大影響到他長大後的人格發展。

所以爸爸媽媽,不論遇到多麼令人不開心的事,也請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,因為你是孩子最後的安全屏障,他們最大的安全感庇護所。

2.認定目標,即使失敗仍繼續挑戰

鈍感力特徵二:遇到挫折繼續挑戰
認定目標,即使失敗仍繼續挑戰

我們都聽過【失敗為成功之母】,但真正能做到不畏懼失敗、遇到再多挫折仍能勇往直前的,終究是少數人。

而擁有鈍感力的人不論是否失敗都還是會繼續往自己的目標前進,他們可能都沒意識到自己曾經失敗過,就是一股腦的衝!

之所以失敗後就會放棄,主要是因為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認為失敗就一切都完了,自己太丟臉,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用,但只要你能換個角度去看待失敗這件事,就會很不一樣。

例如愛迪生雖然試了上千種材料,花了大量的時間,才終於找到適合燈泡的鎢絲,但他不認為自己之前是失敗了上千次,而是說:「我只是發現了上千種不適合燈泡的材料」

像是這樣換個角度來看事情,就不會有失敗的挫折感,還能給予自己再次挑戰的勇氣。

或是像【小太郎一個人生活】這部動畫裡的主角小太郎,雖然他只是個4歲的孩子,卻有著強大的內心,即使發現好朋友對自己說謊,仍然能夠堅定的相信他,這都是鈍感力極強的表現。

3.坦然面對流言蜚語

鈍感力特徵三:坦然面對流言蜚語
坦然面對流言蜚語

流言蜚語可以理解成是別人在自己背後說的八卦,只要敢於面對這些八卦,當面跟說八卦的人對質,通常這些流言都會不攻自破,脆弱的很。

這其實就跟網路上的【鍵盤俠】一樣,他們以為躲在網路後面發言就可以不用負責,所以各種難聽惡毒的話都說得出口。

但只要一被人揪出來,囂張的氣焰利馬消失,每個都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頭低低的不發一語。

下面這段影片是Youtuber:Bump,告了一個網路酸民,然後酸民主動提和解的過程,推薦大家可以看看:

我認為這個能力非常重要,因為語言暴力實在太容易發生,尤其是在網路上,如果太在意那些酸民的惡意攻擊,什麼話都往心裡去,很快就會崩潰了。

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因為網路霸凌而輕生,日本女摔角手【木村花】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:

希望大家都能坦然面對流言蜚語,吸收能讓自己成長,對自己有幫助的話語,忽視那些惡意攻擊、捏造出來的虛假言論。

記住,只要你不願意,沒有人可以傷害你。

4.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忌妒與諷刺

鈍感力特徵四:感謝別人的諷刺與忌妒
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忌妒與諷刺

當你某些事做得比別人好,或是獲得一些成就時,周遭可能就會出現因為忌妒羨慕而攻擊或諷刺你的人。

像是我能把這個網站蓋起來,是因為上了【聯盟行銷大師班】這堂課,並得到課程裡其他同學的幫助才順利完成的,我很感謝這堂課,還有開課的老師和同學。

或許是這堂課賣的太好,招人眼紅忌妒,外界開始出現很多惡意攻擊的言論,當時包含我在內的很多學員都覺得不太開心,這種被惡意抹黑的感覺真的很不好。

不過現在想想,遇到這個情形,其實我們只需要感謝對方就好,感謝他肯定你的成就,謝謝他如此關心你,這個做法就跟前面說的【用其他角度】來看待事情是一樣的。

再舉個例子,假如你買了房子,別人卻說:「幹嘛買房子?這樣你就要背20、30年的房貸,繳不出來房子還會被法拍,很慘耶!」

你可以回他:「哈哈,謝謝你的關心,雖然我每個月都要繳房貸,確實有點壓力,不過一想到能擁有自己的家,壓力就變成了甜蜜的負荷,我會努力賺錢,小心不要讓房子被法拍的,歡迎你有空來我家玩喔~」

像這樣用正面樂觀的心態去回應,相信對方也無話可說了吧!

5.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,不得意忘形

鈍感力特徵四:不得意忘形
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,不得意忘形

有鈍感力的人,除了不會讓別人的冷嘲熱諷往心裡去之外,就連對自己的稱讚表揚,也都是聽聽就算,不會因為被稱讚後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而得意忘形。

追根究柢是因為有鈍感力的人,能夠心無旁鶩的往自己的目標前進,所以不論別人是攻擊或稱讚他,他都不會太在意,因為對他而言,最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往前邁進,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。

因為別人不論對自己是褒是貶,都只是嘴巴說說而已,壓根不用對負起任何責任,那你又何必太在意他們說的話呢?

從上面五個特徵來看,我們不難發現鈍感力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與人生智慧的存在,它能幫你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維持身心的平衡,進而獲得幸福。

鈍感力讓你更健康

鈍感力讓你更健康
鈍感力讓你更健康

其實這個狀況也不難理解,假設有兩個人,其中一個非常敏感,整天都戰戰兢兢,深怕自己做錯事,旁人說的話也照單全收,常讓自己處於巨大的壓力下,痛苦不已。

相反的,另一個人雖然感覺憨憨的,但總是笑口常開,努力把事情做好,對於別人的批評與攻擊,也只是一笑置之,不會放在心上,永遠用樂觀正面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。

你覺得哪一個人身體會更健康,活得更長久呢?是那個笑口常開,正面樂觀看世界的那個人對吧?
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人說:「你不要那麼激動,小心血壓又升高了」,因為確實心理與身理的健康息息相關。

鈍感力這本書還提到一個真實案例,有一位醫院主任教授的助手,在初期常犯錯,並受到教授嚴厲的喝斥、責罵,普通人被罵的時候都會很害怕,心生恐懼,甚至影響到工作表現與上班的心情。

但這位助手每次被罵時,總是坦然接受的回答:「是的、是的」,就算被罵得再慘,隔天一樣帶著愉快的心情上班,彷彿前一天什麼事情都沒發生。

後來很快這位助手就當上了醫生,活到75歲依然健健康康,身體無病無痛,神采奕奕。

你也希望身體健康嗎?那就在生活中訓練自己的鈍感力吧~

鈍感力讓你戀愛更順利

鈍感力讓你戀愛更幸福
鈍感力讓你戀愛更順利

有時候我們會在電影或戲劇中,看到男主角努力用各種方法追求女主角的橋段,雖然他一直失敗或被女主角嫌棄,但依然勇往直前絕不放棄,後來因為某個契機感動了女主角,兩個人最後終於在一起。

當然不是說用這種方法追求喜歡的異性就一定會成功,但擁有鈍感力,不因為被拒絕就立刻放棄,而願意繼續努力追求的人,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心誠意,成功的機會也會提升一些。

鈍感力讓你不挑食

鈍感力讓你不挑食
鈍感力讓你不挑食

觀察你身邊那些挑食的朋友,看看他們平常會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就情緒起伏不定,這也是判別是否有鈍感力的一種方式。

書裡面說了這樣一個概念:「最好連腸胃也鈍感一點,如果你東挑西揀,不吃這個不吃那個,朋友約你吃飯都難,人際關係難免受影響」

還不如有什麼吃什麼,開開心心的吃就好了。

鈍感力讓你的婚姻更幸福

鈍感力讓你婚姻更幸福
鈍感力讓你的婚姻更幸福

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,靠的是雙方之間的互相妥協與體諒,還有對生活發生的事隨遇而安的態度,所以鈍感力在婚姻中特別重要。

就像戀愛中的情侶會為了小事吵架,結了婚兩人住在一起,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,肯定會有互相看不順眼的地方,如果事事都要計較,那真的是吵不完了。

試著提高自己的接受度,更鈍感一點,你們可以溝通討論,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,而不是去指責抱怨對方,整天一直唸。

很多事情不是非得一定要怎麼做才行,不要太執著,多變通一點,太敏感只會讓家裡時常處於緊張高壓的氛圍下,這樣的婚姻生活又怎麼能長久呢?

總結

大熊玩行銷 - 總結

會寫這篇文章,是因為我本身就是個敏感型的人,容易計較一些生活中小事,或是太在意別人說的話,進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。

所以當我了解什麼是【鈍感力】之後,便有種大徹大悟,醍醐灌頂的強烈感受,我回想起過去種種發生的事,如果當時擁有鈍感力,選擇用隨遇而安的態度去處理,一定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,得到滿意的結果。

不過至少現在知道鈍感力的重要性,也還不太晚,對吧?

有一次在看老高與小茉的影片時,聽到小茉說了一句話:「會感到痛苦,是因為不接受的關係」,這句話講的真是太好了,我們之所以會不滿、抱怨,就是認為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,不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,一但遇到了,就會產生負面情緒,然後心想:「為什麼我會遇到這種事?」

但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,不論多糟糕的事,我們只要心平氣和的接受,接著想下一步該怎麼做就好,怨天尤人也不會有任何幫助,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而走不出來。

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幫助到你,願我們都成為擁有鈍感力,讓人生過得更幸福。

我是大熊,我們下篇文章見。


如果喜歡我寫的內容,可以點這邊免費訂閱【 大熊的任性電子報 】,我會在信裡跟你分享更多有價值的乾貨內容喔!


你可能還會想看……


人工智慧文章



美食外送文章



德州撲克文章



聯盟行銷文章



網路行銷文章



實用工具文章



文案教學文章


留言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